2025年4月27日至29日,以“智联冷暖 共享未来”为主题的第36届国际制冷、空调、供暖、通风及食品冷冻加工展览会(中国制冷展)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。作为全球暖通制冷领域规模最大、专业性最强的行业盛会,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200家参展商,展览面积达11.5万平方米,专业观众突破8万人次,规模创历史新高。

行业趋势:绿色低碳与数字化深度融合
展会聚焦“双碳”目标与数字化转型,集中展示了制冷空调行业在能效提升、制冷剂替代、AI技术应用等领域的最新成果。中国制冷学会秘书长表示,本届展会的创新产品评选中,46家企业的67项产品脱颖而出,涵盖高效热泵、磁悬浮技术、零碳解决方案等前沿领域。
技术突破:国产创新闪耀全球舞台
国产技术在展会中表现亮眼。海尔智慧楼宇发布的全球首台气悬浮热泵离心机组,通过磁气悬浮技术实现单机节能50%以上,并搭载大模型AI多联机,成为海外采购商关注焦点;冰山集团展示的全球首个船舶碳捕集回收OCCS系统,为海洋工程低碳化提供新路径;鑫磊压缩机则通过磁悬浮技术与超低温热泵突破,推动核心部件国产化进程。此外,华为、阿里等科技巨头也携液冷技术、蒸发冷却方案入局,加速数据中心节能改造。
生态协同:产学研用共筑行业新生态
展会同期举办80余场论坛与技术交流会,围绕“工业余废热利用”“AI赋能热泵”“制冷剂替代”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。例如,冰山松洋制冷与哈尔滨工大金涛共建联合实验室,聚焦非清洁能源转化技术;美的楼宇科技启动“智启新生”建筑低碳中国行,推动城市更新与建筑业转型升级。组委会透露,本届展会设立的“产学融合路演专区”促成多项校企合作,加速科技成果转化。
全球布局:中东市场成新增长点
面对国际市场需求,中国企业加速“出海”步伐。展会期间,沙特分展的筹备工作正式启动,中东作为全球第二大建筑市场,将成为中国制冷企业的重要目标。青岛北冰洋科技、海尔智家等企业现场斩获欧美及东南亚客商批量订单,其工业热泵、磁悬浮机组等产品凭借高性价比与技术优势,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。
未来展望:从“制造”到“智造”的跨越
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会长李江指出,行业正从“规模扩张”迈向“质量跃升”,热泵、数据中心冷却、绿色制冷剂等细分赛道将成为新增长极。据预测,到2030年,中国热泵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,光伏热泵年增速或超50%。本届展会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展示平台,更标志着中国制冷行业在全球产业链中从“跟跑”向“领跑”的角色转变。

|